9月30日,又是一個周六,夜幕初降,晴隆縣沙子鎮“村歌大舞臺·全民來K歌”活動現場不時傳來陣陣歌聲和喝彩聲,身穿民族服飾的村民放下農活、拿起話筒,在舞臺上用嘹亮的歌聲唱出對家鄉的熱愛,十里八鄉的群眾聞訊前來,臺下人頭攢動、座無虛席,觀眾們紛紛舉起熒光棒,為歌手送上最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現場氛圍十足。
從8月26日啟動至今,由晴隆縣沙子鎮6個村和社區聯合主辦的“村歌大舞臺·全民來K歌”活動每周六與群眾相約,采取人民主創、群眾主推、社會參與的形式,參賽選手面向社會,參賽曲目為包括民歌在內的各種歌曲和器樂,通過晉級制,分別產生周歌王、月歌王、年歌王,獎品包括本地黃牛、山羊、豬、茶葉等土特產品,已有100余名群眾以個人或團隊報名參加。
“看著那遠方土瓦,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青山綠水吊腳樓,還有布依姑娘……”布依族女歌手王知麗演唱的《布依姑娘》把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融合在一起,讓現場觀眾沉醉其中的同時,也贏得了隨機抽取的50名現場“大眾評委”的認可,拿到了45分的高分,奪得了首場的冠軍。
近年來,晴隆縣沙子鎮不斷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各類文體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讓鄉村文化“活”起來,農民群眾精神“富”起來。
在“村歌”舞臺上,基層群眾找到了自我展示、自我實現的平臺,可以盡情表達所思所想,唱出心中向往?!耙郧岸际强磩e人表演,沒想到自己也站上了舞臺,而且還是自家門口的舞臺,我覺得特別有意義!”來自本土文藝演出隊伍的舒紅說。
晴隆縣沙子鎮是黔西南州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黔西南州不斷提升全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通過豐富活動載體、創新活動形式扮靚美麗鄉村,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并依托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節,苗族二月二、彝族火把節、州慶、國慶、元旦、春節等節日,借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體育活動、傳統民族文化與文明實踐相融合,舉辦了鄉村廣場舞、安龍“百姓大舞臺”、冊亨“壩壩籃球賽”、晴隆“火把節”等持續性群眾活動,走出了一條突出文明實踐與民族特色文化相結合的探索路徑,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內涵。
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生活成為該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冊亨“壩壩籃球”持續火爆,強力帶動縣城夜間經濟發展,看比賽、享美食,濃濃的“煙火氣”,火熱的“夜經濟”,讓冊亨的夜晚迸發出別樣精彩;貞豐縣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積極探索“節慶+”,在“我在貞豐古城等你”文化節期間,每周五、周六晚推出專場演出,以節造勢、以節聚人,提升貞豐古城旅游品牌……
活動多、接地氣、熱度高,黔西南州農村各地舉辦的活動均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僅展示了基層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還傳承發揚了該州悠久豐富的民俗文化,同時在寓教于樂中實現文明新風潤人心。
為滿足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黔西南州每年還依托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活動載體,豐富全州農村地區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年均開展1000余場次。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下一步,黔西南州將全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積極組織群眾開展體育活動、廣場舞、村歌、農民志愿者活動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廣大農民群眾成為主角,在賽場上激情奔跑,在舞臺上盛裝登場,展現出新時代農民、新時代鄉村文化風采的同時,也用鄉風文明“軟實力”筑牢鄉村振興“硬環境”,助力農民群眾發揮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記者 楊雯 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