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季節,在貴州一座座村寨里,一輛輛滿載快遞包裹的汽車疾馳而來,把貨送到農戶家;田間地頭,新鮮欲滴的瓜果蔬菜裝車,運往各地市場。上下行渠道的暢通,正激發出全省農村發展的新活力。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
近年來,我省供銷系統積極搭建農村服務平臺,完善物流網絡,構建市、縣、鄉、村流通體系,提升農產品流通水平,越來越多的農民享受到消費品進村和農產品出山的便利,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消費品進村 服務群眾到家門
“真方便,網上下單就可送到家門口?!辟F陽市烏當區下壩鎮谷定村村民王莉收到供銷合作社服務站點派送來的包裹高興地說。如今,隨著物流暢通,王莉家的生活用品和家電大部分都是通過網上購買。
近年來,貴陽市供銷合作社下屬企業貴州貴電商物流有限公司開展農村物流配送服務,實施快遞下鄉工程,依托市、縣、鄉、村四級電商服務網絡體系,整合快遞企業資源,打造了“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目前,該公司建成2個運營中心、7個縣級分撥中心、40個鄉級分撥點、150個村級驛站,451個農村電商服務站,今年上半年配送下行包裹272.1萬件次。
快遞送到家、消費品進村。我省各地供銷合作社加快探索農村物流網絡建設,激發鄉村消費新活力。
從江縣供銷合作社以從江縣農資日雜公司為主體,優化農資服務網點,創新經營方式,采取電話、網絡預約、送貨上門等方式方便農戶購買農資,解決農資供應“最后一公里”。
臺江縣供銷合作社在“合作社+信用社+供銷社”三社聯建基礎上,以“三社聯建·寨富驛點”為抓手,建設村級便民服務網點,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便民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向村寨覆蓋延伸,提升為農服務綜合水平。
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擔當農資流通主力軍。我省各地供銷合作社不斷推進農資網點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農資穩價保供協調機制,提升供銷合作社農資供應保障能力,推動消費品進村。今年上半年,全省供銷系統累計供應肥料112.32萬噸、農藥1703.8噸,滿足農民用肥需求,服務農業生產發展。
農產品出山 暢銷市場增收益
一大早,余慶縣大烏江鎮箐口村種植大戶婁方禮就忙碌起來,安排工人采收白菜、豇豆,搬運裝車。滿載蔬菜的汽車緩緩啟動,向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智慧云倉”疾馳而去。
“與公司簽了訂單,按照需求種植,蔬菜上市后,公司汽車直接運走,再也不愁銷路了?!眾浞蕉Y說。
婁方禮以前種植蔬菜,受市場影響,收入波動大,時高時低。3年前與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種植蔬菜100多畝,有白菜、西蘭花、豇豆等,訂單保底、發展穩定。
“蔬菜種植年產值40多萬元,除去成本,純利潤20萬元左右?!奔毸阗~,婁方禮心滿意足。多年的實踐,他成為蔬菜種植一把好手,經常為周邊村民解決種植難題。
基地連接著市場,作為貴州省供銷合作社所屬企業,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流通控股有限公司開展農產品進學校、社區、超市等,打通基地與市場的壁壘,搭建產銷橋梁,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現在,我們為400多所學校提供配送服務,負責‘832’省級平臺,依托平臺為農特產品銷售提供渠道,助力農產品出山?!痹摴靖笨偨浝硭螒c萍說,以公司為紐帶,一批批農特產品從基地直達分揀中心,發往學校、省內外市場,年配送量達1萬噸。
網絡“通”,物流“暢”,加速農產品上行,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大力提升。
今年6月,貴州省供銷合作社與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聯合舉辦貴州特色農產品上海展銷會,貴州省供銷管理集團與上海市供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黔品入滬,將貴州特色農產品端上上海市民餐桌。
不僅如此,我省供銷系統還不斷強化東西部協作與消費幫扶,在廣東、浙江、江蘇等地設立省外窗口,加強產銷對接,推動黔貨出山。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貴州特色農產品1.2萬噸;農產品進學校、社區、超市等“七進”累計供應2.64萬噸;推動脫貧地區農產品入駐“832平臺”銷售,已上架產品1.68萬個,實現農產品銷售上億元。
完善供應鏈 雙向服務惠民生
近日,位于六盤水市鐘山區星筑中央公園的涼都供銷惠民生鮮店內,新鮮的大白菜、小白菜、黃瓜、豬肉等按區域擺放,顧客爭先購買新鮮產品。
“新鮮、實惠,下班采購就可上樓回家?!本用顸S倩在生鮮店購買了豬肉和蔬菜,回家準備晚餐。
“我們的蔬菜大部分是本地合作社和農戶種植,從基地直接運到生鮮店,實現產銷無縫銜接?!鄙脚芘苣翗I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亞寒說,為了讓利群眾,蔬菜、豬肉價格比市場價低。
作為六盤水市供銷商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公司,山跑跑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已開設涼都供銷惠民生鮮店8個,搭建種植端到市民餐桌的“直通車”。同時,該公司還開設7個供銷惠民生活服務點,以低于市場價10%至20%價格給市民供應豬肉,深受市民青睞。
在六枝特區牛場鄉黔中村、新場鄉新場村等地,六盤水市供銷惠農綜合服務站正加緊裝修。建成運營后,將形成集農資銷售、日用百貨銷售、金融服務、快遞服務、農業咨詢服務、電商平臺服務、廢舊資源回收利用等為一體的服務供應鏈體系,農戶在家門口就可實現生活物資、農資“一站式”采購。
讓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順暢下鄉,我省供銷系統積極“織”密服務網點,加快打造農村雙向服務供應鏈,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遵義供銷物流公司建設運營的遵義中通快運集配中心,今年上半年進出港貨量1.72萬噸。與順心捷達、中通快運合作,分別在鳳岡縣、紅花崗區、新蒲新區開設物流集配網點,累計發運貨物1735噸;
麻江縣供銷合作社探索“鄉村集貨、云倉集單、數據互通、統倉共配”發展模式,引入圓通、百世等6家快遞企業入駐,在縣城建立22個“快遞宜站”,實現日均物流吞吐量約1.2萬件;
…………
如今,隨著農村雙向服務供應鏈逐漸完善,全省農村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廣大農民的美好生活正在譜寫新篇。(記者 楊小友)